- 026期沧海福彩3D预测奖号:双胆参考
- 开奖回顾:福彩3D第2025025期奖号为486,奖号012路比为1:1:1,奇偶比为0:3,和值为18。 百位分析:最近50期表现较热的号码有:9出现8次,3...
随着AI、HPC技术的快速发展,先进封装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,国内封装测试企业(OSAT)正通过设立新公司、发行可转债等方式,大举扩充先进封装产能。
国内封测企业密集布局:资本涌入先进封装赛道
国内封测头部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将资本与战略聚焦于先进封装,以期在行业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01
华天科技:重金押注南京,先进封装加速发展
华天科技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战略布局正在加速。继2024年3月南京基地启动二期建设后,公司于今年8月1日发布公告,拟以20亿元的巨额注册资本成立南京华天先进封装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天先进”)。
新公司明确主营2.5D/3D等先进封装测试业务,显示出公司抢占高端市场的决心。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大2.5D/3D等先进封测业务领域的投入,加快推动先进封装业务的发展,扩大先进封测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,增强公司整体竞争能力。
从华天先进股权来看,华天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天江苏认缴出资10亿元,占比50%;全资子公司华天昆山认缴出资6.65亿元,占比33.25%;全资下属合伙企业华天先进壹号认缴出资3.35亿元,占比16.75%。
2025年一季度,华天科技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1853万元,较上年同期的5703万元大幅下降;扣非净利润为-8286万元。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,随着各先进封装基地的投产和建设,公司先进封装占比将逐年提高。
02
通富微电:借力 AMD,抢占先进封装新高地
通富微电与AMD的深度合作关系,使其在AI和HPC领域的先进封装布局具有独特的优势。据悉,通富微电与AMD的合作始于2016年,通过收购AMD苏州和槟城工厂各85%的股权,形成了“合资+合作”模式。这种合作确保了通富微电稳定的订单来源,并通过共同研发和技术共享,推动了半导体封装技术的进步。目前,AMD约占通富微电收入的70%,是其最大客户。
该公司于今年6月发布公告,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,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。其技术方向与市场前沿高度吻合,包括2.5D/3D封装、Chiplet集成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玻璃基板(TGV)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方面,通富微电取得了重要进展。根据公司2025年4月披露的2024年度报告,公司基于玻璃基板(TGV)的先进芯片封装技术已成功通过阶段性可靠性测试。
财报方面,通富微电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为60.92亿元,同比增长15.34%。净利润为1.01亿元,同比增长2.94%。
03
长电科技:业绩强势增长,先进封装布局加速
2025年第一季度,长电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93.35亿元,同比增长36.44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.03亿元,同比增长50.39%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.93亿元,同比增长79.26%。
长电科技在先进封装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,特别是在2.5D/3D封装、系统级封装(SiP)、扇出型封装(Fan-out)等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今年1月,该公司表示,计划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,主要用于扩大先进技术产能。此外,长电科技自主研发的XDFOI Chiplet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系列工艺,已按计划实现稳定量产,并成功应用于高性能计算、人工智能、5G、汽车电子等多个前沿领域。
据悉,长电科技在汽车电子领域也取得了快速增长。其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汽车电子生产工厂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通线,届时将逐步释放产能,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。
04
甬矽电子:募资加码,冲刺先进封装第一梯队
甬矽电子作为国内封装测试行业的新锐力量,正在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,加速其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布局。今年7月,甬矽电子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,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布局2.5D/3D封装、扇出型封装(Fan-out)和Chiplet技术等先进封装项目。目前,该公司正在积极建设二期厂房,项目总投资达111亿元。
在财务方面,甬矽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.45亿元,同比增长30.12%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0万元,同比扭亏为盈。此外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.77亿元,同比增长87.64%。
AI芯片驱动封装技术革新:异构互连与散热方案的深度演进
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,不仅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更驱动了封装技术从传统保护功能向系统性能集成的核心角色转变,催生了多项技术的突破和新趋势。
01
Chiplet异构集成:从单一芯片到多模块互联
AI芯片的复杂性使得单片集成难度和成本都极高,由此推动了Chiplet技术的发展,它将复杂的AI芯片分解成多个功能模块(如计算核心、高带宽内存HBM、I/O等),然后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将其集成在一起。
这种异构集成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芯片设计的灵活性,降低研发成本,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,已成为AI芯片的主流设计范式。目前包括AMD、英特尔和NVIDIA等巨头均已在其最新产品中广泛应用该技术。
据悉,当下Chiplet技术已从“概念验证”阶段全面迈入“规模商用”阶段,成为AI芯片设计的事实标准。随着UCIe(通用芯粒互连Express)联盟的成立与壮大,一场由芯片巨头主导的“生态统一战”也即将打响。英特尔、台积电、三星、AMD、Arm、高通等几乎所有核心玩家都已加入,旨在建立一个开放、标准化的Chiplet互连生态系统,推动Chiplet技术的广泛应用。
02
2.5D/3D封装:从平面互连到垂直堆叠
为了实现Chiplet的高效互连,2.5D/3D封装技术也正在加速发展。其中,台积电的CoWoS和英特尔的Foveros等技术实现了将多个芯片并排或垂直堆叠,通过硅中介层(Silicon Interposer)和硅通孔(TSV)等技术实现高密度互连。这种封装模式极大地缩短了芯片间的数据传输距离,显著提升了AI芯片的计算性能和数据传输效率,是实现Chiplet集成的关键技术底座。
市场端,AI芯片巨头NVIDIA的GPU对CoWoS封装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,直接导致台积电的CoWoS产能严重供不应求。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台积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建新厂,并计划在云林县虎尾园区等地加大投资。
与此同时,竞争者也在加速追赶。三星正积极推广其I-Cube和X-Cube封装方案,而英特尔则凭借其IDM模式的优势,通过EMIB和Foveros技术在自家AI加速器和CPU上实现了高效的异构集成。
03
散热方案的突破:从风冷到高效液冷
AI芯片的功耗激增已成为性能提升的一大瓶颈。传统的风冷散热已无法满足要求。液冷散热等高效散热方案逐渐从数据中心走向芯片封装层面,成为AI芯片封装的关键技术趋势。
例如,将液冷微通道直接集成到封装基板中,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热量传导。此外,玻璃基板(Glass Core Substrate)作为下一代先进封装的重要材料,凭借其更优异的热导性能,也正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,英特尔和三星等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其商业化。
而在数据中心层面,液冷散热已从“前沿技术”迅速转变为“行业标配”,以浪潮、超聚变等为代表的服务器厂商正大规模部署液冷解决方案。
04
共同封装光学(CPO):数据传输瓶颈的终极解决方案
AI大模型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是海量的。而CPO技术将光学模块与AI芯片封装在一起,能够显著缩短电信号传输距离,降低功耗,是未来实现AI集群内部高速光互连的重要技术路径。
目前,英特尔、思科和博通等公司正积极研发CPO技术,以解决数据中心对带宽和功耗的挑战。市场正在密切关注CPO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成本下降曲线。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成本可控,CPO技术将引发数据中心架构的颠覆性变革,成为AI时代高速互联的基石。
上一篇:iPhone16Pro, 国补后低至5499元, 入手真香!
下一篇:没有了